安亭企业为“福建舰”航母建造提供计量设备,打破国外垄断
日前,江南造船厂内,003号航母正式下水。从“辽宁舰”到如今的“福建舰”,支撑航母建造所需的工业链和工程学技术在上海日趋完善。落户于上海绿地经济城的上海安钧智能公司三款流量计仪表,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打破国外工业流量计行业的技术垄断,被应用于此次“福建舰”航母的设计建造。
“可以把建造航母的船厂看作为工地,驱动工地上的造船设备需要电、化学燃料、水蒸汽、空气。我们的流量计可以精准监视这些难以观测的‘能源流量’,并实时反馈给现场工程师。”总经理黄俊介绍。现代航母通常采用分段式建造,而传统船厂能源管理系统存在精度低,延迟高等问题,很难满足精密制造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在此次“福建舰”的建造过程中,安钧智能的“液体涡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热式质量流量计”三款计量仪被运用于江南造船厂全新的能源管理系统,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成本。
“区别于普通流量计,我们不仅对产品的稳定性、精准度、敏感度提出极高的要求,还注重将这些不同流量的数据通过平台可视化呈现。”黄俊介绍,“在建造过程中,能源消耗比是重要指标。比如锅炉内放入多少水,产出多少蒸汽,形成多大压力,这类数据对工艺改进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流量计就像管道中的‘眼睛’,监控液体、气体、电的消耗情况。将数据通过水、电、气一体监控管理系统,直观地呈现给船坞内工程人员,方便他们随时调整,改进工艺。”
安钧智能的产品凭借其优秀的精准度、稳定性与性价比,打破了国外工业流量计行业技术垄断的局面。“二十年前,我国流量计制造工艺还在起步期,船厂内使用的设备通常采购自国外或者合资公司,操作系统界面复杂、采购价高、维修不易。”为突破外资设备垄断局面,2003年,黄俊和4位技术人员创建了安钧公司。“刚开始我们带着产品向工厂推销时,采购人员对国产设备的性能将信将疑,但经过十几年的技术迭代,我们已经成功将国产流量计设备做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回忆过去,黄俊感慨万千。据了解,目前安钧工业流量计设备还用于C919航空发动机设备测试、航空煤油计量、北京航天火箭液氢燃料计量等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投入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就像中国航母下水的英姿一样,我们努力在工业流量计行业的国产替代道路上,做出一番成绩!”黄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