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特殊困难残疾群体,他们“特别上心”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特殊困难残疾人的生活是否有保障,是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问题。在安亭镇,由镇残联、村居干部及村居助残员组成的“特别上心”服务队,疫情期间聚焦残疾人群体需求,重点关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供、看病吃药等问题,以切实有力的举措为疫情中的残疾人排忧解难。
三级联动应急派送“必需品”
前不久,家住安亭镇芙蓉小区的陈先生再次收到“特别上心”服务队员送来的第二批60根一次性导尿管。陈先生是一名脊髓损伤残障人士,一次性导尿管是日常必需品,每天消耗量约5根。
据了解,陈先生原本定期采购送货上门的导尿管,由于疫情影响出现断货,无处购买。4月上旬,眼看导尿管即将耗尽,他在市“希望之家”脊髓损伤人士微信群中紧急求助。得知情况后,嘉定区残联当即协调市残联争取到少量不久前爱心企业捐赠的导尿管。4月15日晚上,在市、区、镇三级联动接力下,陈先生收到第一批40根导尿管,解了燃眉之急。前几天,第二批60根再次送达陈先生手中,为他吃下一颗定心丸。
“感受到残联‘娘家人’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陈先生动情地说。据悉,截至发稿日,安亭镇排摸发现辖区内另一位儿童有导尿管应急需求,并再次申请到少量导尿管,将及时送到对方手中。
血透患者优先入住定点医院
疫情期间,不少患者的血透治疗遇到了难题:核酸检测呈阳性后外出受到限制,如何前往医院接受维持生命的治疗?家住罗家村听力残疾的赵老伯就碰上了这样的难题。患有尿毒症的他,需每隔一天接受血透治疗,但却“绿码”变“红码”。
年过七旬的赵老伯与家人抗原自测呈阳性。经当天晚上核酸检测复核,一家三口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计划,他第二天就该到医院接受血透的,所以家属在电话里非常着急。”罗家村村干部说。镇残联获知情况后,与镇保医专班沟通上报,为赵老伯申请“加急”就医治疗。经各级协调,赵老伯在家属的陪同下,顺利入住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把断了1天的“生命线”接上了。赵老伯的老伴作为胰腺癌患者,也一同收治入院,两位老人共同由儿子照护。目前,赵老伯仍在医院接受血透,病情平稳。
据了解,4月1日起,“特别上心”服务队通过广泛排摸辖区内残疾人就医用药需求,协调多名核酸检测异常的残疾人优先入住定点医院,接受化疗或血透治疗,保障隔离期间救治需求。
住店盲人的生活保障有着落
“手摸着你们送来的物资,我流泪了。”住店盲人按摩师丁女士给安亭镇残联发来了感谢信。
“特别上心”服务队同城管中队排摸全镇盲人按摩店住店人员的保供情况。经调查,全镇现有5家盲人按摩店住着22名视障残疾人,其中部分人员缺乏生活物资。“我刚来上海没多久就碰上了疫情,店里关了门,我们大家一下子没了收入。”丁女士和同事一起紧衣缩食,艰难度日。安亭镇迅速筹集了一批方便面、餐包、肉肠、蔬菜、牙膏等食材和生活用品,缓解了盲人店员生活物资短缺问题。
截至目前,安亭镇已确保22名视障残疾人生活物资配送到位,接下来,将继续关注驻店盲人的保供需求,及时进行慰问帮扶。针对盲人网购困难问题,安亭镇还以“网格”为单位,落实了村居助残员1对1结对,帮助盲人采购代买,确保特殊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应急需求得到保障。
据悉,“特别上心”服务队还“排摸发现”“协调处理”与“关心帮扶”相结合,力所能及的帮扶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困难需求。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动态摸清困难需求,针对排摸发现部分特殊群体不善于用手机、不会参与团购接龙等情况,为孤残、老养残、双残老人、残疾儿童、低保低收入残疾家庭发放米油鹅蛋等生活保供物资共计353户次。通过镇、村居两级协调联动,为困难残疾人群提供蔬菜大礼包19人次,关心帮扶血透、化疗急需就医残疾人36人次,协调解决送药配药难题,关心关注精神类独居残疾人日常生活保供,协调处置核酸异常残疾人无人看护应急情况,及时响应解决各类问题需求。通过主动关心和优先照顾,引导125名未做核酸的残疾人配合核酸筛查,确保“不漏一人”,确保广大残疾人士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得到特别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