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校医、公司经理、部门科员 ,如今却有相同的名字:“核酸采样志愿者”
为增援一线核酸采样的医护工作者力量,嘉定区卫健委向全区招募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参加村居、企业、商业场所的核酸采样工作。4月21日,安亭镇44位志愿者成功集结,至今已经完成6次采样任务,服务近10万人次。疫情前,他们曾是校医、公司经理、部门科员。如今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核酸采样先锋志愿者”。
“陌生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也要有团魂!”
胡兴华是这支44人先锋队的总领队,在卫健委监督所任职的他,将工作中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带到了新的岗位。“虽然从前素不相识,但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心愿——早日战胜病毒,走到了一起。陌生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也要有团魂!”胡兴华仔细翻阅每个人的报名资料,通过微信交流,了解大家的职业和特长。他把团队分成三个工作组,有医务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志愿者担任组长,分别对接三个区域的采样工作,每天的工作通过三个工作组下达。胡兴华则通过3位组长,及时了解情况,调整人员和物资配备。
“志愿者每天工作在一线,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安全培训非常严格。44个人,来时全员健康,归时也要全员健康,一个都不允许掉队。”队员们驻扎在酒店,同吃同住,统一行动。队伍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胡兴华安排组长每早统计队员抗原结果并上报。志愿者每天完成采样后还要接受核酸检测,当晚核酸结果就会到达组长手中。胡兴华说:“自己从一名监督督导人员转型上一线,会把更高的卫生安全要求带到岗位上。”
19日第一批志愿者到达后,胡兴华和他们一同来到安亭卫生中心参加操作培训。他一改平时点对面的培训教学模式,他安排志愿者和医护一对一教学,每个操作规范都由医护考核,过关了才能上岗。
胡兴华在队伍中提出:边工作边学习。几次采样任务完成后,胡兴华组织志愿者们一起总结经验,在晨会中和大家分享。
“将消毒凝胶挤到手套里可以更快捷地穿脱、用面屏撕下来的保护膜裹住手机避免沾染喷沫、在内侧衣服兜里放个口罩脱下大白时可以迅速带上。”这些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实战经验,通过晨会,迅速推广到每位志愿者的工作中。
“医者的使命都是一样的”
“儿子,今天爸爸到方泰社区采样,你今天是穿小蓝还是大白?在外面也要注意安全。”
快速地洗漱完毕,在家人群中发了第一条微信。清晨五点半李向军路迈着大步来到不远处的社区卫生中心,准备今天的采样工作。
“老婆在方泰社区的药房上班,儿子在社区里做志愿者,一家人都在为抗疫出力。”说起这次志愿者工作,李向军的热情溢于言表。
在2018年,他离开家乡安徽定远县来到安亭,从一名临床医生转型为创业公司总经理。2022年疫情来袭,李向军公司的项目受影响而暂停,曾有医学临床经验的他报名参加采样志愿者工作,儿子也受到爸爸热情的影响,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大白”。
4月19日,接到集合任务的李向军第一时间来到安亭卫生中心参加岗前培训。如何穿脱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口罩如何卷边密封住袖口,离开医务战线没几年,这些操作规范李向军记忆犹新。
“我有医学背景,也有点经验,所以上手也比较快。”这一天,李向军所在的点位预计要完成6000多人份核酸采样。临近午餐时间,排队的居民开始出现疲惫和烦躁,这时李向军这样的临床医生就能及时“稳定军心”。他告诉记者,对待抱怨排队时长的居民,他会耐心解释,让居民理解“十人一管”需要“十脱一消”,做完一人消毒一次,做完一管换一副手套。“刚开始几天,一些队员不适应长时间室外工作,身体吃不消,高温、大雨、冷空气都尝了个遍,但大家都咬牙撑了下来。”
李向军说,“医者都是一样的使命,治病救人,我们应该站出来。我是队伍中的老大哥,除了安全完成自己每天的工作,还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健康归队。”
结束工作,最让李向军牵挂的还是家人,“每天五点半出门和他们也说不上几句话,但是想到一家三口都很平安,还有余力为抗疫做点事,心里就感到特别踏实。”
“我想得很简单,要让孩子们早日回归校园!”
“我们早点过去,帮着社区做点准备工作。”邵琰匆匆扒了几口早饭便和队友一起来到社区各就各位。伙伴们都说,看上去小家碧玉的她,做起事来却很飒。
邵琰在江桥杨柳中学担任校医,“我本科学的是护理专业,看到医务工作者那么辛苦,也想尽一份力。”
“嘴巴张开,啊,舌头往下抵。”早上7点,第一批居民到达核酸采样点。邵琰同其他医护分工合作,贴试管标签、操作鼻咽拭子采样、标本清点,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居民们对我们医护的专业操作流程非常关注,穿脱大白、手部消毒,说起来头头是道,也督促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操作规范。”邵琰说,“看到居民有这样的意识,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在5个小时中,志愿者们每人为600多位居民完成咽拭子采样。每次采样完成之后,可以进行短暂的休整,但他们看到其他点位上医护人员仍在忙碌,提出放弃休息出发增援。
脱下大白,风吹起了邵琰汗湿的头发。她感慨地说,每年4月,看到的都是操场上生机勃勃的学生,听到的是教室里琅琅的书声。因为疫情,学校被按下了暂停键。她说:“我报名做志愿者的想法很简单,校医的使命不仅在校内,我要出一份力,让孩子们早日回到校园!”
镇党委组织科为志愿者们送来了慰问品和热情洋溢的鼓励,还有企业为志愿者捐赠了蒸汽眼罩,让他们充足睡眠保持精力。“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社会的尊重,更有责任要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不到胜利决不收兵!”胡兴华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