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接线员”:她们牵挂着孩子,也牵挂着电话里的千家万户
防疫攻坚期间,居民求医问药、食品保障、帮扶救助、政策咨询等需求比以往更多。安亭镇博园社区有一支“妈妈接线员”志愿队,用不见面的贴心服务帮助居民,写下了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暖心故事。居委会主任李锋说:“妈妈们有耐心,有爱心,也能包容。这根民生热线,连起了千家万户。”
“妈妈都是忍者神龟
一点委屈不算啥”
“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吗?”上午8点,博园社区居委会大厅里,志愿者张玉飞开始接听热线电话,短短十分钟就接了四五个。“今天是安亭防范区解封第一天,什么时候能上班?买了菜能不能给爸妈送去……问题五花八门,大家都挺兴奋的,有些人不是求助,纯粹就是表达一下激动的心情。”张玉飞笑着说。
张玉飞是一名保险代理人,接听电话时,她运用自己保险本行的工作技巧,“要耐心倾听诉求者的观点,理解对方的处境,然后根据现有政策和实际情况帮他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适当时候可以交流自己的个人感受。”
电话机旁的一张张便签纸和登记表,密密麻麻地记录来电者的住址、电话号码、来电诉求,其中有咨询配药就医、复工复产、物资供应、紧急求救等,每通电话都需要耐心解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开导和劝慰。面对部分居民的不理解甚至责难,张玉飞有时也会感到内心委屈,但还是努力消化负面情绪。张玉飞开玩笑说,每天跟两个孩子“斗智斗勇”,早就把她变成了“忍者神龟”,忍耐力超强。“有一次居民的态度很不好,我能理解,待在家里时间久了也难免。强忍听完后,我在纸上写了个‘忍’字和笑脸符号,贴在电话机上,提醒自己心平气和。”
张玉飞说,居民打来电话求助,都是碰到了难事,每一位拨打者都有一些焦虑情绪,“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哪怕居民们吐吐槽,也是一个减压阀。”就这样,和居民们一来二去的沟通下,电话这头的张玉飞自然也被居民们记住了。“很多居民不认识的,但一听我声音,就亲切地叫我小张。”张玉飞笑着说。
自从4月初负责社区的热线电话后,张玉飞几乎每天都守在电话旁,最让她牵挂的就是家中的两个孩子。“孩子们不能一直粘着妈妈,也要让他们学习独立生活。”每晚回到家,她把接线中碰到的有趣的或者难办的事情和孩子们说说,请他们“出出主意”,“这也是对孩子的社会教育,让他们学会多了解社会,多体谅他人。”
“我们行业里有句话,‘没干过保险的人生不完整’,我觉得也可以改成‘没来居委会工作的人生不完整’,哈哈。”张玉飞说,接下这份“临时工”,为社区做点事感到很高兴。“我是党员,守护大家的美好生活就是我的职责。”
“从小教育孩子帮助别人
今天的妈妈也不能让他失望”
“我爱人在家晕倒了,可‘120’怎么也打不通。”志愿者王海燕前几秒刚放下电话,铃声又急促地响了起来,一句“你好”刚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位男子激动的声音,“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你能帮我吗?”
“您先别急,我们一起想办法。”王海燕一边安抚,一边和居委工作人员不停拨打急救电话,并就近寻找到当天开诊的医院。“电话通了,快做好准备,救护车马上就到!”患者在救护车上经过治疗后恢复了神智,李先生再次拨通居委电话,连声称谢。
王海燕是安亭镇党校的工作人员。她说,每一个电话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有很多人和事温暖和激励着自己。“我既是党员,也是社区教育工作者,接好每一通电话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除了接线员的工作,王海燕还经常在居委大厅里帮居民充煤气、开应急就医单。
空下来的时候,王海燕也常常会惦记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儿子大了,不需要我操心了,也有时间出来做点事。”为了不打扰儿子学习,她只是偶尔在微信上问几句。“今天收到了儿子的母亲节问候,还是很开心的。虽然有段时间没见面,但我们会互相打气加油。孩子小时候,我就教育他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现在的妈妈也不能让他失望哦!”王海燕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