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也是我的家,我们都不是外人!”

疫情当前,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安亭的人们,传递着防疫 “接力棒“,主动投身村居志愿工作,与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扛起疫情防控的重担,不管来自何方,我们都是安亭人!

“上海给了我机会,我也要为上海出力!”

“算算来到安亭有18个年头了,这里给了我安居乐业的机会,现在也轮到我为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联西村东村的核酸点位上,不少居民正排队等候采样,负责现场登记扫码的志愿者彭东,是一位在联西村定居了十几年的四川人,从4月1日加入志愿者行列至今,彭东每天都早出晚归奔波在防疫一线。

4d87b20a165140fa85b8f8b67b002345.jpg

“平时工作忙,这是我第一次报名做志愿者,前段时间宅在家中,这回才深深体会到一线工作的不容易!”清晨5点起床准备,挨家挨户发放抗原试剂,刚吃上一口饭的彭东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个集合点。炎热的下午,他与伙伴们完成了东村与曹丰路一千多人的核酸扫码。小憩片刻后,彭东又重新换上防护服,骑着三轮车运送保供物资,4个小时配送了600多份食品包。

晚上11点,彭东回到家,吃着妻子刚做好的一碗热面,心里感慨万千,“这些年看着联西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一步步提升,村委是实打实在提高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村委也时常来厂里关心我们的作业安全,比起这些,我参加的志愿工作实在是不值一提啊!”

“大家用本地话叫我,很好听!”

“最近和好多邻居的关系更近了,大家带着本地话的腔调叫我‘小张’,很好听。”

疫情当前,80后党员张学沛主动到居委报到,成为讴象社区志愿服务的“全岗通”,出现在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出现在递送物资的“最后100米”线路上。

b33c36d5892e4bc8b34e972cdecc522c.jpg

2014年,张学沛从老家山东来到安亭就业,“公司和社区在一条路上,生活非常便利,8年了,感谢安亭给了我成长的空间。”报名参加志愿队伍的第一天,张学沛没有方向,“但内心有一股力量,到了社区就自然而然想做些什么”, 从社区服务零基础,到统计居民信息、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帮助老人扫码登记,样样都不落下,还几乎包揽了每一次社区物资分装配送。在同伴眼中,张学沛是个十分细心的人,凌晨配送物资为了不打扰熟睡的老人,他会留下一张温馨的纸条,提醒大家及时把食物放进冰箱。

张学沛告诉记者,到社区里服务一开始并没有告诉老家人,怕他们担心,可是在经过这些天的历练后,他决定拨通远老家的电话,告诉父母,抗疫是多么光荣。

“住了十几年,这里就是我的家”

“请戴好口罩,保持间距,耐心等待。”蔡波昂着头,手举喇叭,一遍遍大声通知居民有序前往核酸采样,生怕遗漏任何一户……来自山东的蔡波,也是讴象社区的一名志愿者。每一回的核酸检测时间不固定,或是凌晨、或是中午、或是傍晚,蔡波都早早到岗,等候着社区安排。“有时任务比较紧急,没有时间提前准备好通知录音,所以要更卖力当好‘引导员’。”

0f28a26ac6264acd94567e6ba89cc797.jpg

在一段时间的志愿工作后,蔡波颇有感触,“住了十几年,这里就是我的家。但说实话,经历了这次疫情,家的感觉更强烈了。”蔡波说,长年在外打工,是社区给了他一份慰藉和踏实。这次和本地的朋友们分在一个组,大家互相加油鼓劲,一个比一个卖力,居民们也很配合,“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家园好了,我们才能好,。”

对于蔡波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每晚回到家中,与老家的一双儿女通话视频,和他们分享一天的见闻,听到孩子们一声声“爸爸真棒”,蔡波决心继续把志愿服务做下去,给儿女们树立榜样。

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4-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