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也要“防抑”:小伙封控在家寝食难安,志愿者“话疗”解心病

“我是外地来上海的,身边没有亲人陪伴,现在每天都一个人待在家,门也出不了,我感到很焦虑,晚上也睡不着觉,还一直出虚汗,我该怎么办,我会不会是感染了?”居家观察期间,家住安亭的22岁小伙胡某一时间寝食难安,幸好社区志愿者潘笑叶医生的几番“话疗”,小胡的心态才逐渐平稳。

原来,浦西地区封控前几天,小胡单位里有位同事的身边出现了确诊病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小胡从3月底开始一个人居家观察。突如其来的隔离让他寝食难安,夜里还有头晕、盗汗等现象,生活作息较紊乱。这样的情况持续几天后,小胡实在难以承受压力,便向所居住的玉兰第一社区寻求帮助。恰巧,前不久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有一位在职医生潘笑叶向社区报名,居委会立即联系了潘医生,希望她能帮助小胡走出心理上的困境。接到请求的当晚,潘笑叶便在家里拨通了小胡的电话,同他进行线上“话疗”。

5dca30e62550472aa9f8cc03baaa9d06.png

9fd58b1d******109b9488682dabc6546.png

“除了半夜里有点头晕、没什么力气这些类似情况,身体上还有其他不适吗?”“以前体检时,有发现过心脏、胃部或者其他器质性疾病吗?”通过仔细询问,潘笑叶发现小胡均无上述问题。“根据你的自述,你基本没有高危人群的接触史,也没有咳嗽、流涕、发热等情况,接下来你只要规律自己的生活作息,慢慢地就会恢复正常。”经过几番“话疗”之后,小胡接受了居家观察,心态也平稳下来,并于近日接受了社区统一的核酸检测,且结果显示阴性。

725abeedf0ab455d8b6532a282d0b87e.png

今年25岁的潘笑叶是长征医院全科基地住院医师,由于医院工作安排而暂时居家。“社区那时候不是在招募志愿者嘛,我爸爸正好看到了,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我想如果有人需要医学上的帮助,我正好可以发挥专长,为大家隔空提供医学咨询和心理疏导。”

潘笑叶建议,最近封控期间,大家防疫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抑”。“市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实生活中,创造一些生活趣事,要保持好的睡眠习惯,多做适合的居家体育锻炼,可以听听音乐,甚至闭目冥想,让自己放松心情。在这些自我调节的方式不起作用时,市民应及时向专业医院求助。”潘笑叶说。

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4-1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