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复发、胸腔内粘连、术后房颤……用高超医术根治切除!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获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胸心外科潘铁文主任的团队利用高超的医技成功救助了一位复发的肺癌患者。

患者老徐今年76岁,3年前因为右上肺癌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是亚肺叶切除,术后出现顽固的阵发性房颤,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才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出院后,老徐遵医嘱定期复查CT,最近一次复查发现右上肺的肿瘤复发了。如果再次手术,手术难度会比第一次困难很多,因为经过第一次手术的损伤刺激,此时胸腔内粘连十分严重,组织层次不清结构紊乱,风险较第一次手术高很多,同时老徐害怕术后房颤会再次发作,十分抗拒手术。

犹豫不决之间,经过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潘铁文主任的积极交流,充分沟通后,老徐及家属权衡利弊,决定再次手术,行肺癌根治术,遂于2022年1月7日住院,准备手术。

5876eebf8afb4583b2a56461f2a40fe8.jpg

在术前检查的过程中,潘主任发现老徐有中度的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还有频发的室性早搏,这就意味着极有可能发生围术期心肺并发症,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潘主任团队在充分检查老徐全身状况的前提下,针对其肺功能不全,心率失常较顽固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治疗和手术方案: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提前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制定小切口开放手术并胸腔镜辅助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严格控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控制液体输入速度、成分、总量以保证心肺功能受到的影响最小;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术中,不出大家所料,患者因为右肺手术史,术野区域到处是致密的粘连,包括肺门大血管处,结构紊乱,层次不清,分离困难。好在小切口开放手术并胸腔镜辅助的手术方式既保证了足够的暴露视野和操作空间,又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损伤。

经历了6小时的鏖战,潘主任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右上肺切除及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术后病人顺利转入ICU过渡。老徐自诉切口疼痛比上次手术减轻不少,这也归功于小切口开放手术并胸腔镜辅助这一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

手术关顺利度过,还有恢复关。由于高龄和房颤病史,又加上术中单肺通气导致血生化紊乱,以及术后疼痛引起血压波动,即使运用了各种方法预防,老徐还是出现了房颤。在潘主任带领下,胸外科团队和ICU团队通力合作,迅速调整用药,夜以继日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依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经过大家的努力,老徐的心率终于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5天顺利转出ICU。之后老徐的病情平稳恢复,在春节前顺利出院,过了一个开心安康的新年。

4d9411c7c7dd4a419747cc96584e9cbb.jpg

经过两次手术,老徐一家人和潘主任团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多次发送老徐恢复的照片,并约定了后续治疗和复查的时间,还送上了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ba487feedaba4cf7a78ee2f6c453bda7.jpg

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2-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