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渡卫生中心:“零距离”社工发挥余热 热心“老舅妈”传递温情
每周一、三、五在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的患者川流不息,总能见到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向患者提供服务,这就是中心的“老舅妈”社工——方文娟阿姨。方阿姨在面对患者疑问时总是有问必答,尤其遇到年纪大的患者,方阿姨总是一个不落的主动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方阿姨说:“很多老年患者年纪大眼睛不好,经常看不清取药窗口,不会操作自助服务机,有的自己一个人来,颤颤巍巍的,看得我都觉得非得帮一把不可。”
自从9年前退休后,方阿姨一直积极参与社区里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出了名的热心“老舅妈”,只要居委会有志愿服务项目,她必定参与其中。方阿姨说:“你们要是电话联系我找不到,那就打居委电话,我肯定在那里”。套用一句流行话形容方阿姨就是:我不是在做志愿服务,就是在去做志愿服务的路上。
一年前,方阿姨得知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招募社区志愿者,便“自告奋勇”第一时间报了名,一开始,院方颇有些担心,方阿姨也已64岁了,身体情况是否适合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呢?报到那天,只见方阿姨“全副武装”,手套、围巾、口罩一样不落。原来阿姨是骑着自行车来的,说起话来精气神十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乘现在身体倍棒的时候,多发挥余热,多回报社会”。
目前,方阿姨是中心志愿者服务队中最年长也是最活跃的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期间,方阿姨总是准时上岗,穿上马甲,佩戴胸牌,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方阿姨目前服务的岗位是门诊大厅的预检台和分诊工作。每周一、三、五的皮肤科专家门诊总是人满为患,很多周边地区的患者都会慕名而来。方阿姨每次都耐心地引导患者按秩序排队,提醒患者准备好就诊,碰到年迈的患者和怀抱婴儿的妇女总是客客气气地和前面的病人协商照顾一下,让其优先就诊。有些患者不理解医生,硬要开大处方和抗生素,方阿姨也会耐心劝解其听从医生的建议。
碰到每周来做产检的新手妈咪们,方阿姨总是多留个心,帮家长们看管童车,引导妈妈们在哺乳室里放心的哺乳、换尿布,在妈咪们有需要的时候“搭搭手”、“帮一记”,随时协助,“老阿姨”丰富的经验受到妈妈们的欢迎。方阿姨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家属这里先坐会”;碰到急诊患者总是安抚他们的情绪:“别着急,我是医院社工,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用温暖的语言和实际的行动缓解了患者及家属们等待的焦虑情绪。她的热情服务也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很多病人来预检台总是特意来找方阿姨。
一次,一位外地打工的小伙子陪母亲看病,匆忙之余把一只存放有2000余元现金的塑料袋遗忘在预检台,方阿姨根据袋子里的病历信息找到了病人的联系方式,并打电话询问,粗心的小伙子这才发现自己的钱不见了。当方阿姨一分不差的把钱物归原主时,小伙子感谢地直握紧方阿姨的手:“这是太谢谢您了,您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而她只是挥挥手,说:“这都是小事,应该的。”
作为中心“编外”职工的一员,方阿姨放弃家中含饴弄孙的舒适退休生活,用自己的行动为居民提供了零距离的服务,相信在方阿姨的感染下,将会出现更多的“零距离”社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零距离”服务,谱写一段段医患和谐的佳话。